知识管理无穷尽,四步助你不迷失
海量信息不再迷失,简单3步管理知识,从碎片变体系,解锁大脑“无限穿越功能”
你是否面临过这样的境地:
爬山好不容易到了山顶,看到壮丽河山,想要吟诗一首,结果往往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处境,结果只能来一句“好美啊”草草收场……
平时爱看微信公众号,阅读了挺多不错的文章,结果躺在收藏夹直到半个世纪也想不起打开,内容早已记不清……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时每刻无不在接收知识和外界的信息,“学富五车”对现代的我们来说似乎是一件可以轻易实现的事情,毕竟一张小小的 64 GB 的存储卡就可以轻松容纳一座图书馆的藏书规模。可问题是,面对这些浩如烟海的知识,我们该如何对它们进行高效的管理,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小难题。
或许你会说,我有在使用笔记软件管理知识啊,为了学会使用这些软件,甚至还“不惜重金”买了不少的课程……当然,市面上在不断涌现的各类笔记软件,各有各的特点,像是印象笔记、OneNote、Obsidian 等等,可问题是,软件一多,心思和精力都在怎么搞定这些软件上,反而忘记了“为什么记笔记”这一出发点,知识的管理逐渐变成了一类负担:用着这款软件,看到那款软件上线了新的功能,忍不住就去尝试;或者出现像开头提到的那类问题,收藏了很多知识,临时需要时总也记不起来,本想碎片化学习、默默努力直到惊艳所有人,渐渐地都成了碎片化的知识,到头来却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似乎总是在知识管理上力不从心,那么,什么是高效的知识管理?它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切实的好处呢?
知识管理需要从点状走向体系
不少人在做知识管理时,往往停留在点状的层面。我们通过各类知识管理软件、网盘等储存大量学习材料,但是这些知识点零散分布、系统性不强。要想真正实现高效的知识管理,还需进一步深化才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我们认知发展的过程大致遵循点、线、面、体的过程。
具体来看,“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典型的点状思维,比如我们可能读了许多书,但知识点在脑海中如一盘散沙那样分布,如果这些知识点不被调用,他们就会被大脑逐渐清空,想要回忆起来时往往困难重重。
“线性思维”是跟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有关,比如,如何有效阅读?如何有效写作?想要回答这类问题,就需要调动起我们过往的经验,总结出结构化或模板化的内容。
而“面性思维”是线与线的结合,指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除了纵深发展,还能在广度上得以拓宽。落到知识点的管理上,表现为主题知识,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面很广”,说的就是这个人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上都有所涉猎,最后汇集成了某个主题下的知识。
到了“立体思维”,它跟前面三种都不太一样,这种思维方式是将各个知识元素,通过一系列的连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我们会把立体思维方式下的知识管理,称作体系化知识。
要想解决开头的困境和难题,我们就得摆脱仅仅是累积信息的知识管理习惯,把对知识的管理提升到体系化的高度,通过一张张知识的网络,建立起信息之间的关联,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习惯。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从点状走向体系化的知识管理呢?
INKP 知识管理法
这里,我给你介绍一种能够高效管理知识的方法——INKP 知识管理法。
INKP 知识管理法把笔记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
I-Inbox 收集
N-Note 记录
K-Knowledge 主题
P-Project 项目
首先,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获得的各种信息和产生的想法都放入到 “I-收集箱”,作为收集和摄取知识过程。这就像我们的“摄食”过程,这时候不需要刻意区分好坏,只管大口吸收。
进入下个阶段,我们就需要抽出时间来进行“消化”了,逐一回顾并处理这些收集来的碎片知识。如果其中某个知识点感兴趣,可以通过主动的学习和阅读,把它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一则更加完善的笔记,再把它放入到“N-记录”文件夹。
下一步,当我们积累了足够数量的“N”笔记,并且发现其中有些概念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时,这时就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主题笔记。主题笔记统一存放在“K-主题”文件夹,它保存了我们对于某个领域、某个主题所知道的一切知识。
最后,当我们需要解决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时, 可以打开“P-项目”文件夹,新建项目笔记,来汇总应用相关知识。项目完成后,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可以整合到 N 笔记和 K 笔记中,成为我们的新知识。
通过 INKP 的循环,我们实现了从碎片知识到系统知识的转化,并将知识应用落到实处。这样,我们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知识管理。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学习“时间管理”这一知识主题,可以这样运用INKP法:
在 I 阶段,我们可以阅读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文章、听时间管理类的音频或播客等,对时间管理的信息和见解进行广泛地摄取。
在 N 阶段,我们可以针对 I 阶段获取的信息进行逐一回顾,什么信息觉得让自己获益良多,就可以进一步完善成为概念笔记。例如,可以总结出时间管理的原则、时间管理矩阵等核心概念。
在 K 阶段,我们将这些关于时间管理的概念笔记统一起来,形成时间管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知识主题进行关联,例如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的关系等。
在 P 阶段,我们就可以将时间管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制定自己的时间规划方案,运用各种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钟等等。实践后获得的经验也可以反馈回时间管理知识体系中,比如适合自己的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一般是多久合适等等。
如此,通过运用 INKP 管理知识,我们可以从被动获取信息,转变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实现对时间管理知识的深入掌握。
结语
如果你也面临着知识管理不得法的困扰,就试试 INKP 吧,相信它可以成为你系统学习的利器,使大脑中的知识之树茁壮成长!
Ref
- 本文作者:米斯特乌
- 文章标题:知识管理无穷尽,四步助你不迷失
- 本文链接:https://m.wuzhiping.top/p/87b95eef.html
- 版权声明:博客内容采用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