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分类思维,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

在现实情境中,简单规则反而能快速、准确决策

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决策。
小到时常困扰我们的“中午吃什么”问题,大到和谁恋爱结婚,或者选择一份工作、一座生活的城市。
在决策面前,我们仿佛投掷着骰子,决策力强的人往往能够轻松胜出,直至成为人生的赢家;相反,也有的人因为决策失误,一步错步步错,直至跌入失意人生的深渊……
为什么我们总在面对决策时感到两难,犹豫不决?
为什么深思熟虑的决定却常常事与愿违,让人不禁怀疑自己的判断力?
即便我们自认为是“正常“的决策者,却也时常不自觉地陷入“傻瓜式“的决策,让人困惑不解……
或许,我们常常责怪自己不够聪明,讨厌自己的优柔寡断。
然而,事实是,问题并非出在我们的智商或性格上,而是我们的大脑缺失了一种做出合适决策的思维模式。
今天,我给你带来一本决策领域的书籍,让我们一起拨开决策的迷雾,找到可以帮助大脑快速做出决策的思维模式。

分类思维

《分类思维:不确定情境中合理决策的科学与艺术》这本书是德国马普所适应行为与认知中心主任、副主任和其他研究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核心强调的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相比于复杂的问题解决方法,简单的规则往往能够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本书同时还汇集了机器学习和认知心理学的思想,在当前满是算法、数字人的世界,人类大脑如何在变化多端的复杂世界中保持冷静、克制和理性,驯服这种不确定性,成为我们走出决策困境的不二选择。

有一则故事,你可能有点印象,不妨来回味下。
讲的是 2009 年 1 月 15 号,一辆载满 150 名乘客的全美航空 1549 号班机,从纽约的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原定的目的地是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
跟往常一样,已在全美航空工作 30 余年的老机长沙林博格(Chesley Sullenberger III)按照既定程序、设定好的路线起飞。
起飞不到一分半钟,一群加拿大黑雁迎面飞来,它们撞上了飞机,直接导致了飞机的两个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了动力。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包括沙林博格机长在内的机组人员,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抉择:飞机能返回拉瓜迪亚机场吗?还是在另一个机场降落?
沙林博格大可尝试测量飞行速度、风向、高度和距离,以估算飞机是否可以回到机场跑道。然而,在这紧急的时刻,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测算吗?他们都知道,摆在眼前的问题是,飞机随时可能掉落甚至坠毁,留给他们去检查双引擎故障清单的时间几乎都没有,更别说进行复杂的测算了。
相反,沙林博格采取的是简单的经验法则:目视塔台,如果塔台在挡风玻璃上升起,那么意味着飞机无法降落到跑道。最后,沙林博格驾驶着 1549 号飞机,紧急迫降在哈德逊河,机上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得以生还,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哈德逊河上的奇迹”(Miracle on the Hudson),还被数次改编成影视作品,经典的有《萨利机长》等等。
你看,越是在情况紧急、充满变数的时刻,越是简单的规则,越能快速地做出对的决策。
老子在《道德经》上提到“少则得,多则惑”,相较于人类有限的精力和理性,人所能拥有和控制的东西是有限的,超越了这一界线,人就感得非常吃力,这也正是书中“有限理性”的假设。
本书向我们介绍的是向我们介绍的分类工具,正是这类简单的规则,它基于快速节俭启发式程序,使人们可以在不确定性环境中进行、透明和准确的分类。

例如,一家互联网公司需要判断一个新推出的产品是否值得继续投入资源开发。产品负责人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快速节俭树”来进行判断:

首先,确定两个最关键的判断标准:

  • 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用户群?(是或否)
  • 用户测试反馈是否积极?(是或否)
    紧接着设置退出规则:
    如果对第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则判断该产品不值得继续开发,可以直接退出判断。
    如果对第一个问题答案是“是”,再根据第二个问题判断:
    如果用户反馈积极,则判断值得继续投入资源开发这个产品。
    如果用户反馈不佳,则判断暂不适合大力开发这个产品。
    这样,产品负责人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是或否”判断,快速决定该产品的去留,而不需要详细评估所有复杂因素。
    这就是使用“快速节俭分类”进行决策的一个示例。我们只关注最关键的一两个因素,按照预设规则进行简单判断,就可以比较高效地做出决策。

最后,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出选择,正是这一个个的选择,造就了我们当前的生活状态。希望本书提到的分类思维能够帮助你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时,更好地做出决策。

Ref

查看评论